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体育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已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期,根据纳税人提出的重点、热点问题,经我局认真研究,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纳税人如何享受专项附加体育的问答口径。现将最新整理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体育有关问题回应发布,供广大纳税人享受政策时参考适用。如有其他问题,请与国家税务总局app威斯必威族体育县税务局联系,我们将全力为纳税人做好咨询服务。
一、子女教育
1.子女教育的体育主体是谁?
答:子女教育的体育主体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比照执行。
2.监护人不是父母可以体育吗?
答:可以,前提是确实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3.子女的范围包括哪些?
答: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也包括未成年但受到本人监护的非子女。
4.子女教育的体育标准是多少?
答: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体育。
5.子女教育的体育在父母之间如何分配?
答: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体育标准的100%体育,即一人每月1000元体育,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体育标准的50%体育,即一人每月500元体育。只有这两种分配方式,纳税人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6.子女教育的体育分配选定之后可以变更吗?
答:子女教育的体育分配,可以选择由父母一方体育或者双方平摊体育,选定体育方式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二、继续教育
7.继续教育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答: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体育。同一学历继续教育的体育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体育。
8.继续教育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答:继续教育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标准是:
(1)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体育。
(2)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体育。
9.继续教育专项附加体育该如何申报?
答: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采取凭证书信息定额体育方式。纳税人在取得证书后向扣缴义务人提供姓名、纳税识别号、证书编号等信息,由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环节体育。也可以在年终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通过汇算清缴享受体育。
对学历继续教育,采取凭学籍、考籍信息定额体育方式。纳税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姓名、纳税识别号、学籍、考籍等信息,由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环节体育,也可以在年终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通过汇算清缴享受体育。
10.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支出,可在多长期限内体育?
答: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结束的当月,但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体育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
11.纳税人因病、因故等原因休学且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是否连续计算?
答: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体育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48个月包括纳税人因病、因故等原因休学且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期连续计算。
三、大病医疗
12.大病医疗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方式是怎样的?
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体育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体育。
13.大病医疗专项附加体育何时体育?
答: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汇算清缴时体育。
14.纳税人配偶、子女的大病医疗支出是否可以在纳税人税前体育?
答: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一方体育;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体育。
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按规定分别计算体育额。
15.纳税人父母的大病医疗支出,是否可以在纳税人税前体育?
答:目前未将纳税人父母纳入大病医疗体育范围。
16.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体育时,纳税人需要注意什么?
答:纳税人日常看病时,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印件)等资料备查,同时,可以通过医疗保障部门的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查询本人上一年度医药费用情况。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时填报相关信息申请退税。
四、住房贷款利息
17.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范围是什么?
答: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18.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体育的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答: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体育,体育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体育。
19.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主体是谁?
答: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体育,具体体育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0.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方式是怎样的?
答: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体育采取定额体育方式。
21.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体育享受的时间范围?
答:纳税人的住房贷款利息体育期限最长不能超过240个月,240个月后不能享受附加体育。对于2019年之后还处在还款期,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体育。
22.夫妻双方婚前都有住房贷款,婚后怎么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体育?
答: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体育标准的100%体育,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体育标准的50%,具体体育方式在一个年度内不得变更。
23.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体育可以同时享受吗?
不可以。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体育。
24.首套房的贷款还清后,贷款购买第二套房屋时,银行仍旧按照首套房贷款利率发放贷款,首套房没有享受过体育,第二套房屋是否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体育?
答:根据《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如纳税人此前未享受过住房贷款利息体育,那么其按照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贷款购买的第二套住房,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体育。
五、住房租金
25.住房租金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答:纳税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规定进行体育。
26.住房租金专项附加体育中的主要工作城市是如何定义的?
答: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纳税人任职受雇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为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地的税务机关所在城市。
27.住房租金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答:住房租金专项附加体育按照以下标准定额体育: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体育标准为每月1500元;
(二)除上述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体育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城市,体育标准为每月800元。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六、赡养老人
28.赡养老人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答: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体育。
29.赡养老人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答: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体育。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体育额度,分摊的体育额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
30.赡养老人专项附加体育的分摊方式有哪几种?
答:赡养老人专项附加体育的分摊方式包括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采取指定分摊或者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体育额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31.赡养老人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方式是怎样的?
答:赡养老人专项附加体育采取定额标准体育方式。
32.赡养老人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主体是谁?
答:赡养老人专项附加体育的体育主体包括:一是负有赡养义务的所有子女。《婚姻法》规定: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二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均已经去世,负有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33.纳税人父母年龄均超过60周岁,在进行赡养老人体育时,是否可以按照两倍标准体育?
答:不能。体育标准是按照每个纳税人有两位赡养老人测算的。只要父母其中一位达到60岁就可以享受体育,不按照老人人数计算。
34.由于纳税人的叔叔伯伯无子女,纳税人实际承担对叔叔伯伯的赡养义务,是否可以体育赡养老人支出?
答:不可以。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35.赡养老人的分摊体育,是否需要向税务机关报送协议?
答:纳税人之间赡养老人支出采用分摊体育的,如果是均摊,兄弟姐妹之间不需要再签订书面协议,也无需向税务机关报送。如果采取约定分摊或者老人指定分摊的方式,需要签订书面协议,书面协议不需要向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报送,自行留存备查。
国家税务总局app威斯必威族体育县税务局
2019年6月13日